時常在電視媒體播報上,不論是美國NBA職業籃球,或是國內SBL及
瓊斯盃籃球邀請賽,播報員及球評時常激動講述某某隊得分後衛投進
兩分,或某某隊中鋒搶得防守籃板球。籃球場上,一隊五人在球場其
位置與職責是如何區分的,及做出最有效的進攻與防守,如果你還
不清楚球評所講述為何,本文稍做介紹:
一號球員是控球後衛(Point Guard , 簡稱PG)在球場上,他的責任是
把球帶過半場,指揮全隊的攻擊,也是全隊攻擊的發動著。他需要有高超
的運球技巧、傳球能力(助攻能力)、抄截功力及冷靜的頭腦,洞悉全場,
掌握節奏,和優異的指揮戰術本領,必要時也須有獨當的得分的能力。
例如:NBA球星 魔術強生(Magic Johnson ), 史塔克頓(John Stockton )
與 史蒂夫·納許(Steve Nash)為代表。
二號球員是得分後衛(Shooting Guard , 簡稱SG),他的任務當然就是
得分。無論是兩分球或是三分球。他必須協助控球後衛,使球隊攻勢
更加流暢,在其他隊友的配合和掩護下,找到出手投籃的機會。
且他必須是一個體能好,速度快,爆發力強,出手準確,優異的
個人單打功力,高超的過人技巧,攻擊火力旺盛的投籃高手,
像飛人喬丹(Michael Jordan)與小飛俠布萊恩( Kobe Bryant)
就是最好的代表。
三號球員是小前鋒(Small Forward ,簡稱SF)他必須要像一把利刃,
迅速地切入對方的防守禁區,破壞對手的防守隊型,能將球傳切至
攻擊點。除要具備良好的體型,迅速爆發力與優異彈力,能裡能外,
還須有優異的個人單打技巧,必要時能夠像得分後衛一樣,
能在三分線外長射得分。例如:NBA 史考提·皮朋(Scottie Pippen)、
「滑翔機」崔斯勒(Clyde Drexler),黑旋風 詹姆斯·渥錫
(James Worthy)為代表。
四號球員是大前鋒(Power Forward ,簡稱PF)又稱為強力前鋒,
他主要的工作是防守、搶籃板球與有效得分。除了身材高大,在助攻、
助守、掩護、擋人各方面,都要表現靈活。另外,擔任大前鋒的球員,
在中距離投籃上與個人單打,也要有獨特的功夫,才能扮演好球場上
第二中鋒的角色。綽號郵差-卡爾·馬龍(Karl Malone)與
大鳥博得(Larry Bird)為代表。
五號球員是中鋒(Center , 簡稱C)通常是全隊最高大的隊員,須能在
籃下禁區討生活。除了要在籃下得分外,還要能防守卡位搶籃板,
對方要出手投籃時,就請他吃「火鍋」(就是封阻對方投籃)。
他應該要有高大壯碩的體型,良好的彈跳能力,及能耐衝撞,不論是
進攻得分,或是搶奪籃板球、防守封阻火鍋,及禁區單打,
每一種任務都能順利完成。例如:綽號「大猩猩」派屈克·尤英(Patrick
Aloysius Ewing),天勾賈霸(Kareem Abdul-Jabbar)及
非洲天王 歐拉朱旺(Olajuwon)為代表。
其實場上球員位置並非絕對固定,一般職業球員或傑出的選手皆能
熟悉兩個以上位置,甚至更多位置的全能球員(例如:惡漢 巴克利
Charles Barkley),以應變不同的對戰組合,及戰術上的需求。
圖片引述: http://images.encarta.msn.com/xrefmedia/sharemed/targets/images/pho/t040/T040422A.jpg